中购联手机网
多座城市星巴克“首店”关门
时间:2024-12-10
来源:咖新社
11月30日,重庆首家星巴克宣告闭店,该店自2006年开业,已营业18年。
2006年2月开业,已营业18年的重庆首家星巴克宣布于今年11月30日闭店。这家位于沙坪坝区王府井百货的星巴克,自开业起凭借精致装修与高端定位,成为王府井商圈的顶流咖啡店。
在18年的漫长岁月里,它历经三次重装,从两层楼逐步扩展至三层楼,最终升级为星巴克臻选店,也成为了一代重庆人的青春回忆。闭店消息传出后,社交平台上满是重庆网友的不舍与怀念。
不知是星巴克有计划的布局,还是命运安排的意外。仅隔一天,12月1日,2010年开业、营业 14 年的长沙首家星巴克也宣告闭店。
巧合的是,这家店同样位于五一广场的王府井百货商圈,自2010年9月开启长沙之旅后,该店堪称湖南星巴克的“黄埔军校”,首批店员中许多人如今已在湖南区域担任店经理甚至更高管理层职位。
此次长沙首店的关闭,也意味着星巴克在五一商圈关键点位的再次失守,此前在该商圈的解放西路店、春天百货店及黄兴广场店也已先后关闭。
目前,星巴克尚未明确公布闭店原因,但从各社交平台相关帖子的评论区的零散信息表示,重庆首店因王府井百货商场于6月底正式闭店,出租方的撤场致使客流遭受极大冲击,最终无奈闭店。
长沙首店则是由于近年来五一商圈内茶饮咖啡品牌不断增长,再加上铺位租赁政策变更,在多重压力下不得不关闭。除了重庆与长沙外,广州和桂林的星巴克首店或老店也已关闭,老牌咖啡星巴克,似乎正在面临“新问题”。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次星巴克多地首店关闭,一方面确实是受传统百货业衰落的“阵痛期”影响,商圈人流量锐减,门店业绩同步下降,部分星巴克首店的租约到期后,因租金上涨、业主方调改,无法与业主达成新的租赁协议。同时,城市中新兴商圈不断涌现,消费活力发生转移,消费者被分散,致使一些早期布局在传统商圈的星巴克首店失去原有的地理优势和客源,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一些首店的经营效益难以覆盖成本,星巴克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最优选自然是向这些日落西山的“低效老店’下手。另一方面,瑞幸、库迪等国内咖啡品牌趁着消费者观念发生变化,更加注重性价比的时机,凭借性价比高、产品多样、营销创新等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这客观的事实,让星巴克不得不根据市场变化,主动对门店布局进行调整,关闭一些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或业绩不佳的首店,同时在更具潜力的地段开设新店。
例如关闭的广州首店,就在同期于距离原址 200 米左右的建设五马路重开新店;8月撤场的武汉天地臻选店,本月又在武汉天地另找位置,打起了围挡。再结合本月,星巴克对外公开承认“非正式评估潜在的投资者的兴趣,其中包括中国国内的私募股权公司”。这意味着星巴克在考虑寻找国内本土合作伙伴,也透露出星巴克并不是一味的在收缩,显然也已意识到大环境已发生改变,国内运营成本,包括人工与房租等压力沉重,必须先剥离自身负重,在寻求本土化助力。
可以看出,星巴克并不是盲目的闭店退缩,而是在磨刀霍霍的准备卷土重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购联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