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购联手机网

惠多港亲子友好进化论:新浪潮战略2.0助力亲子商业焕新升级

时间:2025-10-15

来源:中购联

在北京竞争日趋激烈的亲子消费市场中,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用两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差异化路径——从最初“惠员沉淀+免费体验引流”的亲子友好1.0阶段,到借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契机重磅推出“亲子友好新浪潮”战略2.0版本,惠多港成功实现了从“亲子友好”到“社区友好”的跨越式升级。其中,以“全龄段覆盖、全场景免费、全维度趣学”为核心的创新举措,也为当下受“同质化竞争”困扰的亲子商业,提供了一套具有参考价值的范本。

 

作为这一历程的核心见证者与推动者,惠多港品牌中心总监刘祎,深度解读了惠多港成立两年间亲子友好“从1.0到2.0的升级路径”。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都市晚高峰》栏目以“深度体验型亲子商业的创新实践”为题对其进行专访,这不仅成为惠多港亲子友好商业的权威背书,更彰显了其在亲子商业领域的重要地位。

 


亲子友好1.0阶段

从“惠员沉淀”到“免费体验引流”


惠多港的“亲子友好型商业”并非一蹴而就,1.0阶段依托两年扎实的用户运营与免费亲子体验打磨逐步构建,生动探索出“体验引流-情感认同-消费转化”的创新商业路径。从免费会员体系搭建到亲子友好系列免费举措落地,再到父婴室等创新动作形成行业口碑,每一步都为后续2.0战略升级埋下关键伏笔。

 

1、26万+惠员:筑牢用户基础盘,亲子友好应需而生


2024年12月1日,惠多港打破行业常规,取消会员年费制并开启免费实名注册模式,同时为原有年费会员提供按剩余天数退费服务。截至目前,惠多港惠员数量已突破26万,客群特征清晰:60%为女性会员,40%年龄集中在31-40岁,“带娃一族”占比同比提升15%,为亲子服务筑牢精准用户基础。惠多港不同于传统商场“重数量”的粗放运营,更注重记录惠员消费细节,通过精准匹配家庭需求优化服务,亲子友好的差异化路径也顺势成型。

 


2、原有亲子友好举措:以免费体验引流,塑差异化竞争标签


首先,免费娱乐设施是吸引亲子家庭首次到访,甚至复访惠多港的核心载体。一层南北厅分别设有200平米和300平米的儿童充气城堡、三层1100平米航天主题儿童乐园“惠趣岛”、四层巡游小火车,可精准覆盖1.3米以下低龄儿童运营期间的全时段娱乐需求。


其次,免费亲子活动以高频创新的免费体验持续引流,进一步提升家庭客群黏性。惠多港秉持“周周有新趣,场场都免费”理念,开业两年策划200余场活动,涵盖国潮手作、儿童音乐会、文艺汇演、公益市集、公益科普等多元形式,不断激发亲子家庭参与兴趣,既实现稳定引流,更显著提升家庭复访率。


最后,配套贴心亲子服务则辅助引流、优化体验,助力客群留存。一层服务台备有亲子急救包,商场多个点位免费提供儿童推车;部分商户推出免费儿童餐;B1层实惠多多市集仓储超市还量身定制亲子购物推车,解决带娃出行的“燃眉之急”。这些配套服务虽非直接引流抓手,却能通过优化体验留住被吸引而来的家庭,强化用户黏性。

 


3、亲子商业引领:创新基因加持,放大引流口碑效应


惠多港在二层及以上设置母婴室、父婴室与儿童特色卫生间。2025年8月,为解决爸爸带娃难题所设立的父婴室,带动相关话题“多地商场设立父婴室”冲上热搜第二,吸引超10亿人次关注。该创新举措作为亲子商业标杆案例获数百家权威媒体报道,进一步巩固惠多港“创新者”形象,而高曝光度与好口碑,也间接为“免费体验引流”策略带来更广泛的客群基础。

 

新浪潮战略2.0升级动因

破局亲子商业瓶颈的三重考量与实践支撑


当前亲子商业仍困于“低龄化聚焦、收费盈利、功能单一”的瓶颈,惠多港借势推出“亲子友好新浪潮”战略再度破局。这并非简单的体验深化优化,而是旨在将商场从“亲子欢乐场”升级为“家庭情感与社区价值缔造者”,核心基于对自身、行业与未来的三重前瞻性判断:从自身基础来看,经过两年运营,“亲子友好”认知深入用户与行业,26万+惠员规模、复访率、客流增长等数据,印证现有模式可行,具备进一步升级的条件;从行业痛点看,亲子商业既存在依赖收费项目盈利的问题,也面临亲子客群生命周期极短的痛点:孩子3-6岁为核心消费期,一旦升入小学,对低龄游乐项目的兴趣便骤降,直接导致1.3米以上大龄儿童的娱乐体验存在空白,这些痛点形成的“断层带”,正是实现差异化突破的关键;从未来竞争趋势来看,单纯的“购物+娱乐”模式已无法满足家庭需求,“社区友好”融合生态将成为亲子商业的核心方向。为此,惠多港选择率先卡位布局,推动亲子商业的行业标准再升级。

 

 

新浪潮战略2.0核心解读

破局亲子商业痛点,实现“社区”身份突破


“全龄段覆盖、全场景免费、全维度趣学”是新浪潮战略的三个核心,每一个维度均直击市场痛点、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既是对1.0免费亲子体验的深化升级,更是实现从“娱乐商场”到“社区育儿伙伴”的转型突破。


1、全龄段覆盖:打破1.0“聚焦低龄化”标签,全龄适配无断层


不同于传统亲子商场“聚焦低龄群体”的单一布局,惠多港打破“低龄局限”,填补大龄儿童娱乐空白,实现亲子体验“全年龄层覆盖”:针对长期被忽视的1.3米以上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推出专题项目“真人CS”与更多适配亲子主题活动。这类活动既满足大龄孩子对“竞技感”“成就感”“获得感”的需求,也为家长提供“跨年龄层互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惠多港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真人CS”活动收获亮眼参与成果。10月1日至3日仅3天内,便有600余位1.3米以上儿童主动参与。这一数据直接验证了,填补大龄儿童娱乐空白的可行性。此次活动也为惠多港亲子友好新浪潮战略2.0后续落地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与实践参考,更标志着惠多港从1.0“惠员沉淀+免费体验引流”的亲子服务,向更全面、更精准、更高阶的2.0版本迈出重要一步。

 

2、全场景免费:免费场景再升级,打造2.0版体验引力场


从“创收思维”转向“体验引力场思维”,惠多港打破行业“以收费项目盈利”的常规运营模式,对核心亲子免费体验项目进行进一步升级:除1.3米以下儿童免费项目持续开放外,双节期间新增的1.3米以上儿童专属项目“真人CS”,也将长期以“零门槛免费”形式向惠员家庭开放,未来还将陆续创新推出更多大龄儿童专属项目。这一创新,不仅是对惠多港原有“体验引流-情感认同-消费转化”商业逻辑的进一步强化,更将引领行业向“以体验为引力场思维”的转变,成为亲子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典范。


3、全维度趣学:从“娱乐商场”到“社区育儿伙伴”的身份转变


在“娱乐体验”基础上,惠多港进一步推出“全维度趣学”体系,核心载体“四点半小课堂”更直击双职工家庭“放学后孩子无人看管”的社会痛点,通过免费提供知识科普、兴趣手工、文化启蒙等服务,推动商场从“亲子娱乐场所”升级为“社区育儿伙伴”。


不同于传统商场“只重娱乐”的浅层定位,“全维度趣学”将亲子体验与“成长赋能”“社会需求解决”深度绑定:孩子在“四点半小课堂”中既能解决学习问题,也能获得看护服务。家长则通过“一站式育儿服务”减轻“接娃+辅导”的双重压力,实现从“单纯陪伴”到“共同成长”的体验进阶。这种价值主张的跨越,让亲子商业首次承载“社区服务功能”。

 

新浪潮战略2.0价值体系

从“亲子友好”到“社区友好”的进阶


惠多港以“全龄段覆盖、全场景免费、全维度趣学”为核心,循着“基础筑牢(免费服务)-体验升级(全龄情绪)-生态融合(社区价值)”的递进路径,逐步完成从“单一亲子服务”到“多维家庭社区生态”的转型,最终构建起“亲子-家庭-社区”完整友好生态。


1、基础筑牢:推动免费便民举措落地,刷新社区亲子服务标准


“基础筑牢”方面,惠多港致力将更多免费亲子服务转化为可落地、可感知、可体验的便民举措,刷新社区亲子服务“友好标准”。据26万+惠员数据统计,这些免费设施已成为周边家庭的“固定亲子打卡地”,不仅填补社区公共亲子场景的供给空白,更让“家门口的优质亲子服务不花钱”成为现实,推动区域亲子友好标准从“有服务”向“好服务、免费服务”进阶,切实筑牢社区家庭对惠多港的信任根基。


2、体验升级:聚焦“全龄情绪”,为社区家庭陪伴打造情绪峰值


“体验升级”环节,惠多港聚焦“全龄段亲子需求”,通过场景焕新打破传统亲子商业“低龄聚焦、家长陪等”的体验断层,为社区家庭打造全家共享的“情绪峰值”。这种无年龄差、无角色断层的场景设计,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在互动中收获乐趣。孩子享受挑战的快乐,家长重拾童年的轻松,家庭氛围在陪伴中愈发融洽。


3、生态融合:迈向“社区价值”,实现“社区友好”的价值跨越


“生态融合”阶段,在亲子服务获得社区认可后,惠多港突破商业边界,以“生态融合”思维延伸服务链条,推动“亲子友好”向“社区友好”升级,最终实现双重价值共振。其中,“四点半小课堂”作为双职工家庭孩子的“第二课堂”,助力惠多港从“社区里的商场”转变为“服务社区的伙伴”,成为深度融入社区肌理的“价值共同体”,真正实现从“亲子友好”到“社区友好”的跨越。

 

从两年前成立时的“亲子友好”定位,到如今亲子友好新浪潮战略2.0的落地实施,惠多港的进化轨迹,正是亲子商业从“功能化”向“用户情感化”“社区生态化”升级的生动缩影。这场“新浪潮”的核心,并非简单的模式创新,而是对“亲子商业本质”的回归——回归家庭需求,回归社区价值。随着“真人CS”“四点半小课堂”等项目的全面运营,以及更多社区资源的联动,惠多港或将为行业破局提供参考:亲子商业的下一个时代,比拼的不是硬件完备度,而是能否真正成为“家庭的一员”“社区的一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购联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